建议零售价:¥
颜色:
尺码:
库存:
知乎上对于眼镜片选择的回答基本上都是业内人士,本人理工男,就从一个消费者角度谈谈这个问题。当然,因为对这个行业不了解,大家权当一个参考,错漏之处就当博君一笑了。这里主要谈单光树脂片。
一.折射率、阿贝数和镜片类型
中低度数,1.6;高度数1.74。1.6性能最好,1.74是高度数的无奈选择,1.67和1.76性能堪忧,不推荐。1.70参数上优于1.74,但是只有东海一个品牌有该折射率的镜片,不知道其他品牌是作何考量的,应该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吧。ps:豪雅已经于2021年9月30日全面停止1.70产品的销售。
1.6阿贝数低于40,1.74低于30就不用考虑了。
单非<内非<双非,性能依次提高,价格大至也是,但是不排除有些内非镜片优于双非,价格也更高。根据豪雅的说法,在标准弯度镜片下,内非的视野和双非是一致的。综合来看,内非性价比最高,而且内非最适合弯度大的镜片。
二.推荐的品牌及系列
蔡司:智睿单光 - 够逼格,质量中上,价格稍高,但还在可接受范围;最重要的是光度表范围更大,为高近高散但又预算有限的人士提供了可选择性。
尼康:八轴,Viewfit Inf - 八轴乃性能之王,无可替代,土豪专属;Viewfit Inf是尼康家除八轴系列唯一的全定制镜片,价格只比双非DAS高一点点,性价比超高。
豪雅:内非,双非 - 性价比最高,膜层丰富,可玩性最高。
以上是总体推荐,各品牌系列推荐在后面。
很多人对蔡司智锐的技术表示怀疑,但是即使智锐只是新清锐的马甲,就凭更大的光度表和订制片这两项,也足以代替新清锐了,毕竟价格只差了几百块。尼康的双非也不错,但是尼康的膜层又少又单一,所以本人还是更推荐豪雅。豪雅的销量说明了一切,毕竟眼镜这种东西,效果好坏还是很容易分辨的。而且日系三大品牌的双非镜片中,豪雅还是最便宜的,性价比极高。
本人是理工男,崇尚技术,除了尼康八轴外,没有哪家厂商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技术。自由曲面、科学曲率、全定制,都不是什么新鲜玩意,哪家都能做。光学技术大家都差不多,剩下就是膜层了。豪雅有着业界最多的膜层,而且划分为基础膜和功能膜,豪雅的官网是所有镜片厂商中做得最好的,清晰明了,值得其他厂家学习。
对于用眼频繁,度数增长期的消费者来说,尼德克之类的入门级镜片最合适,毕竟每年都要重配,经济上更划算。工作之后,可以考虑好一些的镜片,省钱豪雅,土豪尼康,装逼蔡司。
三.不推荐的品牌及系列
依视路,全线:所有的大牌眼镜片厂商中,依视路是唯一的非光学公司。专业的事就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。依视路有什么?有钱!然后呢?没了!仅仅如此也就罢了,毕竟还要考虑低端市场不是?但是依视路的价格可是二线,毫无性价比。如果依视路能做到和凯米、尼德克一个价位,可以考虑,但是可能吗?不可能。所以不推荐。
蔡司,新铭锐,博锐,智睿亚洲版:新铭锐作为库房片,价格直逼博锐,毫无性价比。有人说铭锐什么自由曲面、科学曲率之类的,这都是滥大街的技术了好吗?半死不活的精工都有这技术,还好意思拿出来说?还有些文章说铭锐是内非或者双非的,但是官方没有给出任何资料。双非技术只有日系厂家或者和日系厂家有关联的厂家(对,说的就是收购了尼康的依视路)才有,而双非的难点就是内非,如果蔡司掌握了内非,没理由不做双非,也没理由不做任何宣传,这从逻辑上说不过去。博锐和智睿亚洲版作为半定制,不知道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,更像是为了填补新清锐和臻锐4倍的价格差价而引入的系列,完全不推荐。
尼康,非八轴系列:乏善可陈,毫无特点,价格还高。可以很明显看出,尼康把所有的技术都放在了八轴系列上面,其他系列舍不得技术下放。而尼康本身的品牌定位又在那里,价格不可能做得太低,所以性价比很低。
精工,全线:国内基本配不到,价格还高,没有特色产品。虽然顶着双非开创者的头衔,但是碌碌无为。
东海,全线:虽然有着业界最高的1.76镜片,但是镜片本身没有优点和特色。据传膜层最牛,但是有几个人工作在极端条件下?1.76比1.74薄的那点,很难感受得到,阿贝数反而已经降到极限了。
伊藤,全线:虽然在国内没有精工那么难配,价格也合理,但是没有特色。稍微加点钱上豪雅好好玩玩不香吗?而且产品系列非常复杂,挑选困难。
这里再说一下功能镜片,全部不推荐!
抗疲劳、防蓝光、数码型都是一个东西,防蓝光作为一个未经证实的理论,无需考虑,就是智商税。
驾驶型:我们都知道基材都是一样的,不同的只是膜层,单独的驾驶型镜片毫无意义。这里强烈批评蔡司,把膜层定死了。日系厂家很好,膜层和基片是分开的,可以随心订制。
偏光片:偏光片在光线不充足时非常不友好,而且寿命有限,技术也困难。如果想体验偏光效果,更推荐偏光夹片。
变色片:寿命有限价格高,还是上面那句话,更推荐偏光夹片。
推荐的只有染色片,染色对抗眩光还是有些效果的,虽然可能比不上专门的抗眩光膜层,但是抗眩光膜层的效果也不怎么样,只能说聊胜于无。而且对于不常换镜片的消费者来说,也可以遮盖一下镜片泛黄的效果。唯一的问题是透光率会下降,但是想想变色镜的效果,染色片透光率即使下降,也不会比变色镜还夸张。
四.镜片的视觉分类
日系镜片没有功能镜片,如果一定要说有,那也仅有抗疲劳镜片一种,日系镜片全部都是以光学设计和膜层来区分的,不像蔡司那么混乱。
镜片的视觉分类以日系镜片分类为准:单焦、单焦中近、双焦和渐进。
单焦和渐进大家都了解,双焦种类太少,就不做说明了。这里特别说一下单焦中近镜片,这也是镜片近未来的发展方向。
单焦中近,主要是为了活动场景为室内开发的,尤其适合电子产品用得比较多、不需要远距离用眼的场合,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规律。
单焦中近主要是对镜片的光度进行调整,也就是俗称的下加光,比如蔡司的智锐数码型,尼康的Relaxsee等。这些也都是各品牌的高端系列。Relaxsee Duo的价格比尼康八轴还贵,可见一斑。
单焦中近本质上也是渐进片,所以各品牌分类也比较混乱,有的放在单焦系列中,比如豪雅;有的放在抗疲劳功能镜片中,比如尼康。但是这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律:ADD 1.00D以下的一般单独拿出来作为单焦中近镜片,最高不超过 1.50D;ADD 1.00D以上的一般放在抗疲劳镜片或者渐进片系列中。
因为单焦中近本质上也是渐进片,所以也必然会有渐进片的缺点,比如适应性比较低,镜片边缘必然模糊等。所以,正常情况下,推荐优先考虑单焦镜片。实在有需求,也必须做好验光和试配。
下表给出了一些品牌的单焦中近镜片,大家可以作一个参考,理解一下什么是单焦中近镜片。
五.各品牌及系列大全
这里做个表格,基本列出了常见的品牌和推荐系列,难免有错漏,大家参考一下好了。
膜层只列出了各品牌基础膜层中的顶级膜层,功能膜层太多,就不写了,大家可以到官网自己查阅。这里说一下豪雅的唯钻膜(HVLL),日本官网是没有的,以日本人的德性,好东西优先提供给中国,这个可能性有多少,大家自己判断。精工的SRC2 UVP,官网就是这么写的。尼康的SNR是个好东西,暗处可以看的更清晰。
各品牌的系列推荐:
蔡司:要么上基础的新清锐和智锐单光,要么上全定制的臻锐和智锐个性化,其他产品线都是商业行为,没有意义。
尼康:基本需求就双非DAS,对光学性能要求高、预算有限就Viewfit Inf,预算足够就八轴SeeMax AP,其他没有特色,不用考虑。
豪雅:需要高基弯就内非RF,基本需求就EP,光学设计上虽然没有什么特色,毕竟豪雅把精力都放在渐进片上了,但是膜层多,可以好好玩玩。
精工:精工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双非了,价格也是最高的。如果对精工情有独钟,可以考虑。毕竟是双非的开创者,也许技术有了新突破,也许授权的时候留了一手,谁知道呢。
东海:双非MU,据说可以做到相同折射率下最薄的镜片。膜层种类仅次于豪雅和伊藤,功能膜层可以直接叠加到基础膜层上,比如USC叠加功能膜层之后的USC-ESBC,这一点非常厉害,也免去了消费者自行选择的困难。但是考虑到东海的技术实力,这个叠加膜层应该是类似于套餐之类的东西,而不是把所需要的功能浓缩在单一膜层中。
伊藤和TSL:Area和FZ,说明和图片都一模一样,只能说伊藤太懒了。看看人家尼康,每个国家产品系列不同不说,就是同一款产品,介绍都有差异,不知该叫国际化还是本地化。Area和FZ按照官方的说法,边缘可以切薄。这样势必会导致边缘部分屈光度下降。一般镜片是下加光,它这是左右加光,厉害了。
精工性价比不高,业界价格最高的双非也没好多少,膜层比不上豪雅,光学性能比不上尼康,价格还是最贵的,地位很尴尬。预算有限,凯米、尼德克完全够用,既然选择日本品牌,东海和伊藤的价格和性能都不上不下,多加几百块都能上豪雅、尼康了,完全没有选择的必要。
蔡司没有给出新铭锐,因为所有的官网都找不到这个产品,不知道是不是中国专供。豪雅的新乐学和锐美已经退市很久了,只在中国有售。TSL是伊藤旗下的品牌,没有全定制镜片。前面说过,伊藤的产品线异常复杂,从上面的表格就可以看出来。内非镜片目前已知的有豪雅的RF,东海的SD,TSL的ES和伊藤的Acrolite。全定制镜片指的是至少采集三大项:镜面弯、前倾角和镜眼距。半定制镜片指的是三大项中至少采集一项。蔡司的半定制镜片博锐就是采集前倾角。伊藤的Acrolite可以制作全定制镜片,这个需要自己选择,国内卖伊藤的都不知道,有需要的朋友请注意。
六.日本镜片本土价格
这里列出了日本品牌镜片在日本的价格,便宜到吐血,价格为日元哦。那些为“镜片行业是暴利”洗白的可以洗洗睡了。日本的房租并不比中国便宜,人工比中国贵得多。日本普通人年收入大概是30万人民币,就算中国按10万计算,人工也是中国的三倍。就拿1.67尼康单非来说,19000日元,折合人民币1216元,国内报价2980元左右,就算八折,也是日本售价的2倍左右。也就是说,中国眼镜行业的毛利至少是日本的6倍!而且镜片折射率越高产品越高端,日本和国内价格差距越大。什么样的环境能让6倍的差距变为零呢?一个税收一个中间商赚差价,其他大家都一样,镜片大多还都是国内产的,实在是无语。
精工的价格体系比较离谱,双非AZ的价格是单非AS的一倍。其他品牌不同折射率的价格都没达到一倍的差距!精工把单非价格压得很低,双非价格又拉得很高,精工双非比豪雅和尼康还贵,价格直逼豪雅的订制系列WFi了,这个性价比,怪不得在日本都卖不出去。豪雅和尼康的价格差距很小,2000日元最多。东海的价格比较克制,略低于豪雅。东海的非定制双非有两种,GO低于豪雅,而MU高于豪雅,作为一个日本的二线品牌,性价比不高。TSL就是白菜价了。
这里注意一下,豪雅双非新品WF价格基本和EP持平,特点也是仅支持适配部分镜框弯度。豪雅已经于2021年9月30日全部停止1.70镜片的销售。尼康1.74双非DAS价格有些低得不正常。尼康的Viewfit Inf是内非全定制镜片,而Viewfit是球面镜片,一定要注意区分。
七.一些镜片的小常识
1.蔡司没有双非。不知道蔡司铭锐是双非的说法是从哪里来的,我已经和蔡司官方确认过,蔡司没有双非!
2.伊藤、TSL和欧姆勒的关系。
TSL是伊藤的子品牌。欧姆勒是TSL在中国运营的品牌,其产品挑选了TSL最常见的系列。
3.镜片厚度的计算
,
,
镜片厚度
双非镜片D取(D-1),单非镜片D取(D-0.5)
举例,折射率1.74,屈光度900,散光200, 镜面宽46,鼻梁宽22,瞳距64
双非为4.97,单非为5.16
上面的公式是近似值,但是可以作为厚度最大值的参考,也就是说,实际镜片的厚度一定是小于上面公式的计算结果的。
4.镜片棱镜度和阿贝数
色差TCA要求小于0.1才能保证正常的效果。
双非镜片D取(D-1),单非镜片D取(D-0.5)
举例,折射率1.74,屈光度900,散光200, 镜面宽46,鼻梁宽22,瞳距64
D为联合光度 (屈光度+散光度),c为偏心量
1.74折射率镜片的阿贝数最高只有33,显然无法满足全部眼镜范围无色散。
下面计算最大无色散范围,阿贝数以最低30计算。
双非45,单非44.9
也就是镜片边缘3.7毫米的地方会出现色散。所以阿贝数还是很重要的,如果阿贝数达到33,最大无色散范围将达到44.9,接近覆盖全部镜片了,这么来看,蔡司也不错。
同样,以上的公式是近似结果,也就是最坏的情况。实际镜片边缘色散一定是小于计算结果的。而且可以很明显看出,镜面宽度的影响很大,如果镜面宽度为50,边缘不出现色散和畸变的可能性基本为零。
5.自由曲面和科学曲率
非球面包括普通非球面和自由曲面。普通非球面指可以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示整个曲面。自由曲面是将整个曲面分成多个部分,每个部分由单独的数学公式来表示。所以自由曲面的光学性能一定比普通非球面要好。
我们知道,镜片由前表面和后表面构成,前后表面的不同曲率组合,构成了镜片的屈光度数。蔡司认为,一个度数只有一个最合适的曲率组合,这就是科学曲率。而日系镜片走的是一条不同的路线。我们可以看到,日系镜片有些系列可以根据镜框形状提供不同弯度的镜片,这就是把前表面的曲率固定住,然后根据屈光度选择后表面曲率。所以,每个系列可以提供的弯度也是不同的,大概是受磨具型号的限制。讽刺的是,蔡司号称有全世界数量种类最多的磨具,但是不提供镜面弯度选择;日系镜片有这个选择,但是磨具数量又不够。
6.美薄
这个可以参考伊藤的Area和TSL的FZ,就是把镜片左右两边切薄。按照伊藤的说法,人眼的用眼范围就是90度,所以边缘部分屈光度降低也不影响。效果嘛,见仁见智。
7.光优视和AVA
蔡司的光优视(i.Scription)和依视路的AVA(Advanced Vision Accuracy)都是利用自家的屈光度视光仪(i.Profiler Plus/Vision-RTM800)对眼睛进行全方位的检测,综合考量屈光度和眼球的实际情况,给出一个优化后的验光处方,精度都可以达到1度。
目前,无论是光优视还是AVA都只在少部分镜片上使用(智锐亚洲版及以上/Eyezen+),而且价格昂贵。尼康的AVA只在日本非常少的店铺有提供。
8.镜片的发展方向
日本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,而日本又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优质眼镜品牌,所以日本的眼镜发展方向,可以为我们做一个参考。
豪雅从2013年开始,平均每年至少发布一款新渐进片;精工也发布了超高端渐进片系列GX-α/GX;尼康在2020年年底,也对渐进片系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,整个渐进片品类只保留了Presio-W,Soltes Duo和Soltes三款,其余系列全部停产,包括See系列渐进片。并且尼康现在新增了老花镜这个大品类(Lohas),并主推同名系列产品:Lohas100/10/7。
反观单焦镜片,豪雅EP还是2001年的产品,尼康和精工也很久没有发布新产品了。豪雅18年推出的WFi,除了增加镜面弯度的选择,没有任何新特性。
单焦中近虽然是近未来的发展方向,但终究属于过度产品,就好像5G时代的NSA一样,各家保留一两款产品就足够了。
渐进片虽然只有看远看近一副搞定这一个优点,剩下全是缺点,但是厂商主推,消费者也没办法。
下图是日本某网站对2021年度渐进片的评价,星级性价比最好,A级B级其次,C/D不推荐,从上到下是各品牌渐进片的档次。豪雅依然牢牢占据着渐进片的首席宝座,各家也逐步在中高端开始发力。
最后,给出各品牌的官网,日文好的朋友可以看看。
蔡司:
www.zeiss.de豪雅:
HOYA ビジョンケアカンパニー尼康:
ホーム | ニコンレンズウエア精工:
セイコーオプティカル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东海:
セイコーオプティカル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东海:TSL:
株式会社ティーエスエル メガネ・めがね・眼鏡・レンズメーカー 〔TSL ON WEB〕伊藤:
HOME